持续发力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发布时间:2024-11-19 12:19:28 来源:开江县新宁镇 浏览量: 作者:文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反腐败斗争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深刻指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步指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在省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廖建宇书记强调“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腐败产生的底层原因是人性的贪婪,主观原因是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原因是存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复杂的因素,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构建一套从源头到末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才能最终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一是要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只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首先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形成全方位的权力监督网络。同时,加强对监督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确保监督机构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其次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范围和职责边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后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腐败行为要实行零容忍政策,一旦发现坚决查处。同时,加大对腐败官员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二是用正能量占领思想阵地。目前一些错误价值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金钱至上、关系学、厚黑学等消极文化仍有市场,一些干部、群众遇事习惯走特殊门路,习惯金钱开道,模糊是非边界,破坏正常规则。这就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真正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以公道正派、廉洁从业为荣,以贪腐堕落、狗苟蝇营为耻的社会风尚。通过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塑造崇廉拒腐的舆论氛围,用社会舆论导向来影响个人,让“不想腐”成为每个人的思想自觉。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与文化建设。廉政教育与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廉政教育和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官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此外,通过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弘扬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廉洁自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准则。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虽强力反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我们更是要下大力气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生态并解决腐败问题,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和谐的营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