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邻水这座繁华的小城。昔日的喧嚣,瞬间静默、万人空巷,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让这座小城变得那么安静,那么冷清……
当人们还处在惊慌失措、惶惶不安的时候,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毅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化身“大白”,用责任和担当为邻水这座小城筑起了一道抗疫钢铁长城!
一一身先士卒、当好“守门员”
“麻烦你立即通知在家班子成员到中心集合,马上赶到倒角卡点执勤”
5月9日下午18时30分,还在饭桌上吃饭的公路养护中心主任张显文突然接到交通局杨学志局长电话,立即丢下筷子,一马当先奔赴一线,迅速组建执勤队伍,劝返车辆、群众。在卡点,没有固定的一日三餐,没有休息的地方,有的只是喊哑的嗓音、忙碌的身影和一丝不苟的核查。虽是初夏,晚上依然寒气袭入,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作为基层的一名领导,关键时刻顶在前方、冲在一线,同大家站在一起,我想这是我应尽之职”张显文如是说。
不论白昼黑夜,刮风下雨,他始终坚持到卡点值守,劝导、安抚群众,遇到难免会有急噪的、不理解的群众,受点委屈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在他心里就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服从命令,按照“不漏一车一人的原则”当好守门员。
——昼夜兼程、逆行“红码区”
“吕哥,我这两天穿少了点,有点咳嗽,麻烦你叫我老婆送点感冒药来”
“范安民这两天声音都哑了,可能是感冒了,我叫他休息,他不干,你帮我劝他一下,好不好”
“初哥,我们这里有好几个都感冒了,外面没有感冒药卖,麻烦你在工作群问一下,那个家里有感冒药,我去拿”
当我接到冯建平、范安民老婆、张可的电话时候,我蜷缩在沙发上,泪水溢满了眼眶。
“老婆,单位在征集人员去转运护送密接群众,我打算报名”冯建平老婆在洗菜的手一下子僵住了,犹豫了一会,担心地说:“你平常上班扫路都这么辛苦,这个时候为啥不好好休息一下,况且现在去护送密接人员,有多危险,有多累你不知道……没等他老婆把话说完,冯建平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这次你要听我的,外面那么多医生都来援助我们,他们都不怕,我为怕啥”说完简单收拾了一点东西转身就直奔集结点而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为了与病毒赛跑,早日实现清零,他们从14号接到任务那一刻起,为了随时待命,24位同志都吃住在车站候车大厅,睡的是地铺,吃的是盒饭,有时候护送回来错过了饭点,他们就吃点泡面充饥。加上这段时间时寒时暖,很多同志都感冒了,但是都没有一个人请求下车休息一下!有时候他们一天一个人要护送两三趟到不同的地点,有时候因密接群众未按时到转运地点,安置地点,没有沟通好,要在车上等待4 、5小时,一个来回就是10多个小时,经常在返回的路上又接到转运通知,刚做好消杀马上又要出发。一套防护服他们一穿就是一天,每次转运都是一次与病毒的短兵相接,都意味着要直面病毒的挑战!刘勇在转运中车上发现有阳性患者,按规定就必须下车隔离,但他看到同事们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人瘦了、困了、眼红了,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三天三次核酸检查全是阴性后,又主动申请投入到紧张的转运护送中。
“有4个晚上都是通宵了,现在真的是躺下就能睡着”59岁的范安明说,但没法,还得咬牙坚持下去。连续数日的奔波,他的嗓子有些哑了,但他说“身体还好”
他们每完成一次转运工作,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杀后才能休息、吃饭、上厕所,因此,在工作前大家基本都不大量饮水。“因为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这一趟转运需要几个小时。”郑廷建说。无论是喧嚣的白昼还是静谧的夜晚,转运人员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见缝插针”地吃饭、补觉成为常态。
我经常打电话问他们:“你们现在最想的是啥”他们憨憨地说“好想回家”
已近深夜,我的同事们再一次接到转运任务,他们穿上防护服,紧急赶往接送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