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发布时间:2023-12-12 23:46:42 来源:广元市朝天区羊木初级中学 浏览量: 作者:李三勇
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表现为: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不能独立思考;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学习被动,教什么就学什么。这种被动式的学习行为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呢?现根据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关注教育细节,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若非是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我们即便用尽浑身解数也只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老师们却大都不敢大胆地放手,仍不遗余力地让学生紧紧围着我们的“指挥棒”被动式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例如:当学生上课开小差时,有些教师习惯地指责:“你再不给我认真听课,就……”当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有些教师就会怒不可遏地训斥道:“你再不给我好好完成作业,就……”当孩子因贪玩不学习时,有些家长就会恨铁不成钢地大加指责:“还不赶紧给我学习去!”……诸如此类“你给我听、你给我做、你给我学……”这种不经意的错误言词,说者多已成习惯,并不会太在意,但对学生而言,久而久之,势必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学习误导:“学习都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学好学坏与自己无关!”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会清醒地认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好学坏最后都要自己买单。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如何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掌握谈话技巧,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使其明确现阶段自已需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才能学得更好?”……我们决不能只是一味地简单训斥,或是直接命令式地安排他们学习。我们要学会蹲下去,站到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实际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策略,指导学生逐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树立想要学习的欲望,将学习由“他事”变成“己事”,进而做好“我欲求之事,我必做之”充分准备。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按计划认真学习、反思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彻底改变以往指挥与命令式教育方式,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自主权,从而使他们逐渐改掉以往一味听从他人指挥,被动学习的坏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二、加强家校沟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个孩子成才与否,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为家长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又是孩子的终生之友。然而在我们农村,大多数家长不是因为整日忙于农活或外出务工,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的学习;就是因为受自身文化水平所限,不懂得正确教育孩子之法;更有甚者一部分家长非但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反而还惯于溺爱与迁就,孩子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不是放任不管,就是一味地包办代替。还有些家长虽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教育方式却简单粗暴,除了训斥就是打骂。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
面对以上种种教育现象,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委会,构建家校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努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强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不仅利用家长微信群向家长们推荐不同年龄段学生习惯培养方法、家庭教育小妙招、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及时宣传当前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教育法规。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应加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家校教育能力。定期组织深入挖掘班级家庭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家庭教育案例教学实践,使家长在积极参与、互动研讨中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此外,我校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共建活动。如学校利用家长闲暇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家长教学开放日”活动,活动中诚挚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听课、参观,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和孩子同堂听课,近距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与孩子的校园生活;结合学校重大活动,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如: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文艺汇演、入学仪式、毕业典礼等,让家长由过去的旁观者转变为真正的参与者,并在与孩子们的共同参与中,分享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感受教育的过程,深切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更新的认识,自觉地与学校教师结成了家校教育同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这就告诉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现实生活需求为依托,以生命教育为前提,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倾听质疑、讨论反馈、复习巩固等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并结合日常的学习活动进行反复训练、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丰富评价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中学生来说,更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强心剂。学生个性存在很大差异,学习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评价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评价,努力寻找学生各自的优点、长处或生长点,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以优势带动弱势,张扬个性,让平时经常受挫的心灵重新恢复自信,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种。教师既要用好口头评价,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多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赞许的大拇指等。同时,教师还要调动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互评,要不断完善小组评价与学生监督性评价,更要加强鼓励性评价,唤醒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我调控,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相互促动,共同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不断成功的欲望,成就不断成功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交评价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对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课余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行为表现都积极纳入考核,强化学生习惯培养,逐步树立“生活处处皆学问”的道理,自觉学习践行新思想、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关注教育细节,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行为的意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好方法,丰富评价内容,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