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1 10:02:00 来源:绵阳市盐亭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 作者:杨晓娥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原标题:谁为中国人养老?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
2019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而且给出了详实具体的应对措施,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以此指导未来三十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政策。中国的老龄化已是伸手可见的趋势,社会各界已经着手人口老龄化的讨论和政策应对。全国层面有相应的人口、应对老龄的规划、战略,地方层面有上海的“9073”“五位一体”等实施层面的安排,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机构也一直在资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课题研究,帮助决策机构更有效率地制定政策。此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势必进一步加快推动社会各界应对老龄化问题。从老龄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上看,中国的老龄化呈现三个特征:2000年前的城市化水平越高,老龄人口越高;人口净流出比重越高,老龄化程度越高; 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 这三个特征是由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导致的(澎湃新闻)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县,经济落后、资源贫瘠,决大多数的年轻人迫于生计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十分严重,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确不得不担负起生活的重担,有些老人还需要进行繁重的农业耕种,几个儿女的留守儿童全交给家里的老人照料。全靠子女们寄钱养老,钱绝大多数为孙子们所用,剩下无几。除了照料儿孙外,还劳神费心,精神苦闷,很多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养老的政策,但是,对于农村广大老年人来说,养老金的问题成了最大的难题。
还有就是,农村养老观念难以改变。养老无计划,年老无保障。农村人没有养老的观念,没有退休的想法。活到老,做到老,只要能动,仍会劳作在田间地头。一心为子女,从来没有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耗尽毕生所有,到老年来时茫然不知所措。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应该包括社会养老机制、社区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机制和各人养老机制。首先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了那些家庭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在农村实施一段时间,并且很有成效,政府应当将那些可行有效的保险制度定位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推行医疗保障,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都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对中国农村养老难问题,我觉得该制度应该给予老年人一定程度的倾斜,比如政府加大了对老年人的合作基金补助。其次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在各农村建立老年人医疗点,从而可以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为老年人定期做检查。
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农村养老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好,真正将遵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程红)